找到相关内容473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曹洞宗的禅法(上)

    《景德传灯录》十七谓:  于相何真?师曰:即相即真。曰:当何显示?师提起托子。问:幻本何真?师曰:幻本原真。曰:当幻何显?师曰:即幻即显。  有一弟子问曹山:我们对于事相(即万象),从哪处能求得其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4564007.html
  • “道”在佛教中的意义主要是 :

    八十六;《佛性论》三;陈译《摄大乘论释》十五;《俱舍论》十七;《随相论》。 ...  “道”在佛教中的意义主要是 :   (一)梵语ma^rga0 巴利语magga。音译作末伽。即至目的地之通路,或指踏行之道(轨路)。据俱舍论二十五谓,道即通往涅槃(菩提)之路,为求涅槃果之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1764912.html
  • 禅道与书道

    复归。   唐人吴融谓释苦光的草书“随手变化生空虚”(吴融《赠广利大师歌》),释可朋也称释梦龟的草书“点粗飞石落空虚”(见《书苑菁华》十七),书法成了禅僧表现和印证生命存在,显现真如本心的媒介。所谓“...,比张芝、钟繇更圆妙,就隶楷体而言,这种评价并不过分。这些径尺大字,隶的锋芒和楷的方折圭角完全消融于圆浑宽博的体势中,虽体兼隶楷,却毫无剑拔弩张之迹,点画如霞舒云,圆转自如,流露出不拘常法、超然出尘...

    蒋大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4171043.html
  • 法宝之光——大藏经的整理、保护与研究

    连上面提到的《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》中“大藏经”一词,在道宣所作的《续高僧传》十七《智者传》中也改作“写一切经一十五藏”。可见“一切经”为当时流行的说法。 从五代开始,特别是自北宋以后,“大藏经”一...大正藏》日本大正13年(1924)由高楠顺次郎和渡边海旭发起,组织大正一切经刊行会;小野玄妙等人负责编辑校勘,1934年印行。全藏分3个部分:正藏55册,续藏30册,别15册,共100册。收入佛籍...

    释慈云

    |法宝之光——大藏经的整理、保护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4973644.html
  • 一念逾新罗 刹那含永劫

    。   接下来作者说:“四山眩转风掠耳,但见流沫生千涡。”概括放舟百步洪的感受。清代纪昀认为这两句“语皆奇逸,亦有滩起涡旋之势。”(纪昀点评《苏文忠公诗集》十七)   以上是这首诗的第一部分,第二...苏轼因事未能同往。十月,苏轼与从杭州来访的僧道潜(参寥)放舟百步洪,尽兴而归。作诗两首,一赠僧道潜,一赠王巩。本文所论的是赠给僧道潜的一首。   苏轼所游的百步洪,《清一统志》一百徐州府一云:“百步...

    郑子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5373728.html
  • 白居易诗中庄禅合论之底蕴

    《涅盘经》。另<寓言题僧>云:「劫风火起烧荒宅」(二十)、<自悲>云:「火宅煎熬地」(十七)、<赠昙禅师>云:「欲知火宅焚烧苦」(十七)皆用《法华经》「火宅」喻。<病中看经赠诸道侣>自注用《涅盘...东林满上人之会因寄崔二十二员外><正月十五日敌东林寺学禅偈怀蓝田杨主簿因呈智禅师>皆作于江州时期。十七<兴果上人殁时题此决别兼简二林僧社>作于元和十二年,白为江州司马时期,兴果上人即神凑禅师,四一...

    萧丽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174034.html
  • “以欲制欲”,以智化欲

    。   大乘有菩萨不断尽人欲而“留惑润生”再来人间度众生之说,《维摩经》推崇“在欲而行禅”,喻为火中生莲。《大智度论》十七说修禅定者应以正智观察障碍入定的贪欲盖,非在内非在外,非在中间:若本在内,...离欲清净,为地球人类的一大优点。佛教极力强调贪欲的危害,教人制止贪欲、远离贪欲,“离欲”、“断欲”、“无欲”,为佛教经论中出现率极高的词语。否定人欲,被看作佛教的重要特点。《杂阿含》三五第972经在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574824.html
  • 佛教的生死观

    故便得增长”[32]。八十《华严经》十七也说:   菩提心是十力本,亦为四辩无畏本,十八不共亦复然,莫不皆从发心得。[33]   如果学佛者只知行善,而不知发大菩提心,便会如《劝发菩提心文》中...大方等大集经》十七,《大正藏》13,页120上。   [33]同[26],十七,《大正藏》10,页94下。   [34]同[29],四十二,《大正藏》9,页663上。   [35] 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480110.html
  • 也说梁武帝佞佛

    三次舍身同泰寺(据《梁书·武帝纪》记载为三次。另《南史》七之《梁本纪中》以及《建康实录》十七记载为四次),他的大臣们“前后用赎身钱至三亿万”(《佛祖统纪》三十八)才总算把他赎回。而据统计:梁代佛教...。有鉴于斯,梁武帝即位后的当务之急就是协调各种关系,努力保住王位。他认为:“建国君民,立教为首,砥身砺行,由乎经术。”(《梁书》四十八之《儒林传·序》)在他看来,儒、释、道可以视为能从不同的角度、用...

    秦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2591488332.html
  • 论谢灵运与旅游文化建设

    ]陈祚明:《采菽堂古诗选》十七。   [8]参见黄平芳:《谢灵运的旅游审美观》,《华夏文化》,2003年第4期。   作者单位:西华师范大学历史   文化学院(南充)2005级研究生 ...始宁墅》、《石壁精舍还湖中作》、《从斤竹涧越岭溪行》,辞赋《山居赋》以及由他编定的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三“四部书”目录,与名僧慧平、慧观一道对《大般涅槃经》做的翻译等,都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,对我国...

    于富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43088587.html